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热点文章 >

今日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 诗诗

今日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1、立秋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在这个季节吃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并且秋天刚收成的茄子被称为“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

立秋吃茄子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立秋贴秋膘

“贴秋膘”是立秋时节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在北方。这一天,北方的老百姓都会排队买肉,回家炖上一锅,来补补入夏之后身体的亏空。夏天天气热人们不想吃饭,很多人都会“掉膘”。进入秋天之后,天气凉爽,人们食欲增强,于是就想吃点肉把膘补回来,于是就有了“贴秋膘”的说法。

3、杭州吃西瓜

杭州等地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4、山东吃“渣”

山东一些地方有立秋吃“渣”的习俗,这里的渣是“豆渣”的意思。立秋吃豆渣是源于豆渣的养生作用,因为吃豆渣对于秋季预防腹泻是有好处,正所谓“立秋吃渣,不呕不拉。”

5、天津“咬秋”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天津等地流行立秋时节“咬秋”。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在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流行喝“立秋水”。在立秋时节,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7、南京“啃秋”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时,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8、浙江吃秋桃

浙江一带流行在立秋这一天吃秋桃,桃子营养丰富,而且寓意吉祥。立秋这一天,大人小孩每个人都要吃桃子,吃完以后把桃核保留起来。等到除夕这一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掉,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去除瘟疫,给大家带来好运。

9、台湾吃龙眼

立秋时节正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当地人认为“龙眼”就是“福圆”,食用龙眼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10、金华吃清凉糕

吃清凉糕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什么是清凉糕呢?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今日立秋该如何养生

1、饮食方面:滋阴润燥

秋季燥气较盛,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人们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2、起居方面:早卧早起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应当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因此,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这是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白天“秋老虎仍然很炎热,早晚温差大。

此节气中应该开始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低此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秋收”的养生原则。

3、运动方面:放松心情

适当的运动可有效改善“秋乏”。运动者可根据据自身本质和爱好,选择算不、打太极、爬山等轻松和缓的项目。

运动量雨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强度不可太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专家建议,登山是立秋之后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4、情志调养:调节心情

古诗有“春伤秋悲皆自惹,花开花落岂由人”,可见,秋季是一个容易情绪波动、勾起人悲伤情绪的季节。有一招最简单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就是大笑。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部扩张,人在大笑过程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另外,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将更多的氧气吸进体内,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所以,请坚持每天都让自己快乐起来,多开怀大笑。这样做愉人愉己,还会让你的肺脏更健康。

立秋的特点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立秋的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七月节,凉风至此,重阳在即,故曰立秋。”立秋是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后,一般约为公历的8月7、8日。此时我国大部地区已是夏收成熟时节,同样也正处在炎热季节,下雨的概率较大,天气十分不稳定。我国先民便以立秋为天气界限来规定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传说,唐朝太宗李世民曾经因为热得难以入眠,披星戴月考虑赐给民间一些庆祝的节日,最后他将立秋这个节气定位为庆祝节日之一。

立秋习俗有哪些

贴秋膘

古时候,人们会在立秋日称量体重,将体重与立夏时进行对比,那时人们的日子并不富裕,再加上酷暑使人茶饭不思,经历“苦夏”的人们大多会变瘦,于是就有了“贴秋膘”一说。在立秋时,人们会吃炖肉、烤肉、红烧肉来“以肉贴膘”。

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在立秋日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还寓意啃去暑气。

晒秋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地有“晒秋”的习俗,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也表达了丰收的喜悦。

6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