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热点文章 >

中元节鬼节的禁忌有哪些

| 诗诗

中元节鬼节的禁忌有哪些

1、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别人名字,否则一旦给好兄弟听到后,会趁机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2、别拍肩膀,从灵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头及两个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让好兄弟有机可乘。

3、不可吹口哨,当心好兄弟喜欢你; 经过坟地时,口中要不断默念“对不起,打扰了!”并保持肃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对好兄弟的尊重。

4、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5、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

6、 床头不挂风铃,因风铃会招阴;也不玩碟仙 。住家门口前别种容易卡阴的榕树,另外屋子内也别乱挂风铃,不玩碟仙、不上阴庙,这样可以减少阴灵上身的可能。

7、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轻的人怕会撞见好兄弟;

8、 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不要乱随便捡起来; 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因为这些钱可能是好兄弟们的,要不然这些就是冥婚招亲用的。

9、 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10、 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

11、别乱靠墙休息 没事不要乱靠墙,因为好兄弟平时最喜欢依附在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鬼上身。

12、收好衣服防鬼“借” 晚上睡觉或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以免被鬼借去穿。半夜勿晒衣服;(半夜衣服的影子,很吓人的)

13、别乱照相 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否则好兄弟会入镜与你合影,手电筒也不要往树上乱照,以免惊动喜欢附着于树梢上的好兄弟。

14、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其形状如同香插在香炉上,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诸多禁忌,族繁不及备载。其实,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作息,倒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许多人来说,不论灵验与否,至少也能求个心安。

有人习惯随身带着开运避邪物品,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十字架或者具特殊能量的矿石等。

中元节出门应该注意什么

一、中元节这天祭祀的食物不能吃了,以免惹怒鬼混,尤其是小孩子不懂事,看到他人祭祀的食品可能就会吃掉。

二、中元节这天不要在家里挂风铃这样的物品,因为在风水上,此类东西招阴气。

三、中元节这天也不要穿的过分艳丽,像大红大绿颜色的衣服,都容易招鬼混。

四、中元节这天晚上不要出门,最好早早的睡觉为好,因为这一整天的阴气都非常重。

五、中元节这天阳气弱,所以小孩和气场弱的人不能靠近河边和湖泊。

六、中元节这天晚上尽量不要照镜子,以免见到不该见到的东西。

七、中元节这天祭祀的时候不要拍照,这不仅是对祖先的不尊重,而且易拍到不吉的东西。

八、中元节这天不要讨论鬼神,因为据说中元节这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

七月半鬼节千万不能做六件事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鬼魂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鬼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鬼。

4、偷吃祭品:这些是属于鬼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5、吹口哨:晚上吹口哨,当心好兄弟喜欢你

6、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2023中元节鬼节几月几日

2023年中元节时间:公历8月30日,七月十五,星期三。中元节是有着很多称呼的,比如说地官节、盂兰盆节,以及七月半等等。作为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直到东汉后,道教才将其改名为中元。到了唐朝的时候,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成为官方认证的节日,而且一直延续到现今。值得一提的是,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在海内外的影响都十分深远。

中元节的节日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以及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的意义,在于阐述怀念祖先的孝道,令人们慎终追远,传扬正确的孝道。中元节是一个异彩纷呈,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它反映了人们的鬼神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还有我国文化的精髓——孝道文化。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的本身就是孝道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所宣扬的便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念。

此外,中元节的习俗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7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