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读书心得 >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10篇

| 小淇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10篇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1

唯有孤独永恒。

前一段时间终于看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阳光软软地由窗户洒进来,在书页上投下斑斑光影,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在一场早已预言的飓风中消失。

幸亏是在这样的一个天气,如若是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想必还会有些后悸。

记不得是第几次拿起这本书来读,印象最深的还是开篇那句被奉为经典的表述,“多年以后,当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看冰块的那个午后。”

说实话,《百年孤独》的阅读经历绝不算轻松,一方面,简单粗暴的开篇,没有序言、没有标题、没有目录,无数个冗长而相似的名字,让人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小说的所探讨的主题——孤独,总不那么讨喜。马尔克斯又借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将每一个人的孤独放大到极致。

孤独是马尔克斯笔下永恒的主题,也是刻在布恩迪亚家族血脉里的特性。任由马孔多由一个世界角落的小村落经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这份孤独都像一片乌云一样环绕在马孔多的上空。

每个人带着孤独出生,又带着孤独离开。我们的一生都在和孤独搏斗。

这本书与其说叫《百年孤独》,不如说是《抵抗孤独的一百种方法》。

老何塞·阿尔卡蒂奥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研究炼金术、研究冰块到癫狂,马孔多的居民甚至是妻子乌尔苏拉都认为他是个疯子……当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为梦想追逐拼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这样?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晚年的时候为了排遣孤独,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打造小金鱼,打造到二十五条就全部熔掉从头再来;阿玛兰坦晚年的时候每天为自己缝制殓衣,白天缝、晚上拆,直到死……又何尝不像我们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刷着朋友圈,从上刷到下,又从下刷到上?

布恩迪亚族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抵抗孤独,或许是研究羊皮卷、或许是寻欢做爱……我们又何尝不是每天给自己安排很多事情,让自己醉倒在工作的忙碌中,偶尔闲下来也用社交软件来填满时间。

然而,没有一个生命能够脱离孤独而存在,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无论是老何赛·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上校、阿玛兰坦还是乌尔苏拉……逃不开孤独的宿命,抵抗一生,仍然孤独。

如同书中结尾加泰罗尼亚智者对小奥雷里亚诺说,“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着的爱情也终究是过往云烟。唯有孤独永恒。”

既然孤独是生命的必然,逃避不开,不如学会享受孤独。

徐志摩说,“愿在浮世中寻一灵魂知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可见“不得”才是惯常的运命。既然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那么我们就要学会与自己独处。

学会孤独,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触碰到自己。

这世上几乎所有伟大的成就,都在孤独中生长。小奥雷里亚诺也是在长久的孤独中破译了羊皮卷,也在那一刻走向自己的宿命。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孤独,也在这一场飓风中终结。

当你面对这样的一本小说,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其实没有必要纠结谁是奥雷里亚诺、谁是阿尔卡蒂奥、谁是蕾梅黛丝、谁是阿玛兰坦……因为这个家族的历史是轮回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孤独的运命,只管读下去,循着孤独。

你终会发现,历史在轮回,但每个人都守着属于自己的孤独。

我们都一样,孤独又坚强。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2

《百年孤独》我并没有真正看完,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算是知道说了些什么吧。尽管深层次的体会我没有,那种深层次的共鸣也没有。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写点什么,一些感触,因文中人或是介绍的事带来的感触。

我喜欢一部小说,也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却必定有能然我流露追忆、思绪纷飞、共鸣,人生的、生活的、哪怕是关于看待某人或是赞同某个观点这个缘由。《百年孤独》恰好拥有这点。虽然它刻画的事一个虚构的世界,但是其中的深刻的东西我体会不到。毕竟我经历得不多,或许真实的我看到过很多,然而没有深思,我又怎能理解。

人是矛盾的结合体,我非常赞同。因为我就是一个例子。对于《百年孤独》我觉得它扣住了我的心弦。每个人心中、脑里都有一个虚构的世界——天堂般或地狱般。《百年孤独》的曲折离奇真正让我感叹,至少我内心的虚构世界没有这么繁杂,怎能不喜欢?怎能不对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肃然起敬。但是就算这么多让我沉浸的东西却也让我觉的无味,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太实在的人,虚构到底是不可能的。而文中那样曲折的故事情节更让它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令我们大哭、大笑、引吭高歌和长吁长叹。但是过后,过后这些都不只是一场心灵盛宴,能留下什么?不过刹那间那些情愫。于是我不得不有点厌恶它,好像我内心那般完美的世界我也只会深藏,只由于那是虚幻。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没看完全文或者是没看到最后。我们肯定无法理解这句先在卷首的话的含义。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揣度出全文主题,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吧。看完后,确实我的推断没错。只是这如何兴、如何衰细嚼谁能知道。有时吸引读者眼球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也许只要一个悬念,一个引子,丁点儿可以揣摩却让人不敢确定的提示。

其实每个人都是布恩迪亚。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认为或是人们赞同值得谈及的经历;每个人都冲动过,做过错事,被惩罚过;每个人都曾因为一个突然迸发的奇想干过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坎坷的人生。只是它们有事情大小不痛、影响大小不同等等,同性质却质量不同而已。

对于家族这个概念,我不是很清楚。如今的社会关于家族概念早已开始淡化。我们能触及的越来越少。但是小说中的布恩迪亚这个家族却是把兴衰清晰呈现。发家也许并不需要某次奇遇,却必定有一个能干的第一人。衰败不是金银的多寡取决,只要族中人一代不如一代。这不衰败又能往哪个历史方向继续碾动车轮。

最后,文中的种种人物关系使得我非常混乱,国外的种种理念也让人无法理解。这是我想更深刻认识的阻拦,知道最终我也没有冲破。观念问题吧,有些东西改变很易,有些很难,也有很多不可能。

收笔处。我不得不评价下这部小说的结尾,充满魔幻的结尾。原来整个家族兴衰早已被一卷手稿记录,且把这个构造的世界毁灭。让人意想不到,也给我们一些关于此的联想。

那个故事中的人是故事中一卷手稿里的故事;那个故事却又只是作者手中的一卷手稿;那我们呢?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是否也只是上帝那些未知手中的一卷手稿中的故事?

尽管此不可能,但是看过这小说后我们又怎能没有这样的联想呢?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3

马尔克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拉丁美洲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一百多年来的生活画卷。在拉美的某个半岛上,一个海滨小镇,同一座庄园,布恩迪亚家族整整七代人的恩恩怨怨,无一不诠释着“孤独”。布恩迪亚家族,从第一代开始,家族之间的人就完全没有感情联系,夫妻、兄弟、姐妹、亲子,都没有信任可言,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永恒的欲望而已。

信任感的孤独

在马尔克斯的小说中,要想在这个大家族中找到一个信赖的源泉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家族的做人原则就是互相提防,互相准备榨取利益。一个家族七代人,表面上彼此和谐,但是接近对方的目的全都是为了给自己谋取利益。前几代父母对孩子的约束是为了自身家族的脸面,亲子之间的信任感是其中最典型的悲剧。家族中的男人置女人于不顾,在外面风流鬼混。家族中的女人也为了自己的生存想方设法拿走男性的东西,这是信任感完全缺失的家族。

心理健全的孤独

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可以很轻易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家族的成员,有近一半的人心理不健全,或者说心理不正常。从第一代家族成员起,就已经埋下了祸根。整个家族的后代其实是由主人叔父和姨母私通的产物,这样的血液流淌在了家族的血脉中。到了第三代开始变本加厉,第三代的年轻男主人迷恋上自己的姑妈,还为其失去了生命,第六代的男主人又爱上自己的姨母。这样扭曲的爱情,正是这个家族心理不健全的缩影。

与外界交往的孤独

其实,一个家族的延续,自然少不了外界人员的加入,不然如何维系家族血脉。我们发现,和这个家族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年轻一代总是渴望追求自己的爱情,不管对方是保镖,是工人,还是从遥远国度来的音乐家,至少他们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然而家里的长辈们却总是一次又一次阻止他们的爱情发展,导致最终悲剧的发生,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接纳过外界。

孤独是人生常态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躯,而非连体婴儿?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肉体孤独,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一个人行走,一个人思考,一个人追寻幸福,没有人能够和我们直接融合在一起。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一直就很孤独。我们谈恋爱,结婚,终究不是靠别人,还是得靠自己,生命永远在给我们孤独的平台和时间。但是,在不少人眼里,这样的孤独却是他们绝望的前兆。

的确,当你遭受巨大挫折的时候,比如事业低谷、感情破裂、亲人离世等情况,如果你发现此刻没有一个人陪在你身边,帮你走出困境,那必然会感受到莫大的孤独,而这样的孤独的下一步就是无助,你会无助到绝望。不要排斥,也不要畏惧,因为孤独始终伴随着我们,直至生命尽头。我们很害怕孤独带来的负面效应,虽然这很大部分是自己脑补的,所以愈发地排斥。克服恐惧的关键在于面对,要知道孤独并不可怕,只是我们心里有鬼而已。

但孤独的时刻,却也是我们可以行动的时机,是我们可以开始着手干属于自己事情的绝妙时机。在孤独的时候,在焦虑和恐惧及排斥感叠加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要想,立刻去做点事情,无论是什么都好,就是不要一直躺在床上玩手机。

孤独是生命固有常态,可以让人绝望,也可以振奋人的斗志。孤独是什么呢?是毒药还是良药?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搞不清楚这个问题。但无论孤独是什么,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事,主要在于我们如何利用孤独去成长,而非像布恩迪亚家族一般,随着一阵飓风,永远消失。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4

夜阑沉默,所以感觉凝血时间,转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最后一章,我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心中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像一个孤独的和尚后硬,长,终于完成了期旅途的煎熬,却突然失去了方向,人与人之间感到失落和陌生的,充满了孤独感油然而生。

《百年孤独》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文学作品能。初读《百年孤独》时,只觉得它晦涩婉转、深不可测,读起来不知所云,往往是学生昏昏欲睡、两眼无神、托梦周公。但是它却有这样一种文化魅力,即使没有晦涩难懂却还是企业深陷发展其中,让人读了我们一遍又一遍,欲罢不能。在读了四五遍之后,感觉自己脑海灵光一闪,书中内容呆板的人物进行突然活现在人们眼前,那遥远的家乡“马贡多”仿佛浮现在他们眼前,一个国家历经两个百年的家族由刚开始到繁盛阶段时期社会再到经济衰落,一切工作都是可以那么地生动,让我融入这个故事的情节设计之中。

《百年孤独》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家庭最终死去的故事。 在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被孤独折磨的命运,但集体成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和民族孤独的历史。

这本书将一个原始部落,完全暴露在时代的潮流之下。科技、政治、战争和商业,一次又一次地打击着贫穷的马孔多小镇。从一开始,吉普赛人就带来了一些小把戏,比如他们学会了磁铁,冰和外面的世界。然后政治介入,镇长出现了,镇子慢慢开始改变。然后一场游击战在马孔多蔓延开来,血流成河,冲突不断。代表垄断资本主义的香蕉公司,也利用这个机会让小镇暂时虚荣,但在成分泡沫经济中迅速衰落。作为马孔多的创始家族,布恩迪亚家族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外部冲击,在这些冲击下变得富裕,但最终消亡了。

书中以复杂的人物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其中的现实魔幻主义及“将来时的过去式”的描写方法让人耳目一新。曾有人评价《百年孤独》充满了极致的夸张、现实与虚幻结合、超越时空和地域、时间与空间的互换等种种怪异的写作手法,让人无从追寻,更不可预知。许多中国作家深受其影响,例如莫言、阿来、贾平凸等作家的作品中品出马尔克斯的创作手法,他是许多人的文学先父。

马尔克斯采用的环环相套、循环进行往复的叙事空间结构来展现了一个中国家族的历史。其中的情节或时间,特别是对于人物的名字,七代人发展几乎没有名字我们都是具有相同的,马尔克斯将他们自己全部拖入到了一个可以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迪亚家族企业经历以及循环的命运,让读者能够感受布恩迪亚家族的荣辱兴衰。最后通过故事中借用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预言——“家族的第一部分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就是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结束了这个社会家族的命运。

“百年孤独”是一个复杂的百年,是可悲的家族史,也是在上升和下降的20世纪历史的地方。马尔克斯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与小说的主题是:“人的寂寞,由于落后和愚昧封闭,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的路径的灭亡。”拉丁美洲以希望团结整个国家。

读完《百年孤独》后,深刻地理解体会影响到了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是不能够发展停滞不前,愚昧自闭,必须以创新的脚步、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习生活能力来顺应经济时代的潮流,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5

《百年孤独》描述了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恩怨情仇。其中,我最欣赏亦是最具带入感的便是乌拉苏拉的女儿阿玛兰妲。阿玛兰妲继承了外祖母内敛端庄的品质,年轻时和母亲的远房表亲丽贝卡争夺意大利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却始终无法阻止皮埃特罗迎娶丽贝卡。终于在婚礼举办前夕,阿玛兰妲意欲毒死丽贝卡,却一经失手毒死了自己尚是少女的嫂子。婚礼被迫延缓时,丽贝卡开始爱上了阿玛兰妲的大哥,皮埃特罗也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阿玛兰妲。情况应已如阿玛兰妲之意,可阿玛兰妲却始终以“我们不再是当年那个绣花写诗的少女和抚琴奏曲的少年”为由拒绝皮埃特罗,以致皮埃特罗以自杀结束生命。阿玛兰妲痛心不已,烧伤自己的右手,缠上黑纱,任大好青春年华如烟消逝。此后,虽有马尔克斯上将的苦苦追求,却依然得不到阿玛兰妲对他的真爱。由此,阿玛兰妲带着处女之身为自己织起了寿衣,结束了自己的百年孤独。

其实,这真是个拙劣的理由呢!——阿玛兰妲岂会不再绣花写诗,岂会不爱那个为自己夜夜抚琴弹奏的少年?只是,我懂阿玛兰妲,她需要真正纯洁的爱——能让自己切身感受到自己在爱着别人且自己在被别人爱着的爱。只是,她内心充满对无意谋杀嫂子的愧疚,她告诉自己:对不起,你对皮埃特罗的爱和皮埃特罗对你的爱都已不再纯洁,太多太多的愧疚,太多太多的悔恨交织在一起,我已经失去爱别人的能力了!你认命吧!亦如阿玛兰妲始终不对马尔克斯上将开金口一般,因为大家都明白上将的爱慕之情实则是他对阿玛兰妲的哥哥奥雷里亚诺上校友谊的升华,于是阿玛兰妲心怀芥蒂——“上将,您是爱屋及乌吧!”任由马尔克斯上将如何努力地追求阿玛兰妲,她本身却始终置若罔闻。难道她真的一点都没爱过马尔克斯上将吗?那又是谁在上将差点被枪决的前一天晚上不顾危险为上将送去自己做的蛋糕,陪他聊天且在阴影中嘀咕着你若得救,我便嫁给你——对,还是阿玛兰妲。只是,上将已得救,阿玛兰妲却食言,选择抵制一份不纯洁的爱情。我突然想到自己幼时去七宝乐购,吵着要买玩具,被母亲训斥以后便大哭大闹,家里人最终还是答应给我买,可我却强忍着眼泪,说不要了——我心里只是恨不过,为什么你们一开始不帮我买,却在我的大哭大闹下,才答应帮我买,你们到底想不想帮我买!难道我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变的不爱玩玩具了吗,不是的,我只是讨厌那种他人“不纯”的欲望:买玩具不是为了我快乐,而是请我闭嘴。阿玛兰妲就是和我一样敏感、执拗,我当时厌恶的是父母“不纯的欲望”,而她放不下,解不开的便是对嫂子深深的悔恨和对哥哥人格魅力的妒忌。我讨厌父母“不纯的欲望”,只是少买一个玩具,阿玛兰妲却由此付出了她的一生。

其实,前面就已交代过,马尔克斯笔下《百年孤独》中的人物,拜作家夸张与象征手法所赐,大都性格与行为偏激,很难想象现实生活中真会有人如阿玛兰妲那般心存芥蒂而情愿自我封闭一生,尽管她为了爱情,真的错手杀了自己的嫂子。

“过去”真的那么重要吗?自己有时候也嘲笑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变得豁达起来,明白“过去”只代表着深刻的怀念,而并非是沉重的羁绊。确实杀了人呢,真的犯过了弥天大错,但是,我们真的值得为此背负一辈子,敏感一辈子,芥蒂一辈子吗?敏感如我,如阿玛兰妲的,是否也会夜夜于睡前小小的忏悔一下呢? ——算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吧!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6

这本书确实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书,以致于即使我已经读过一遍,却还是忍不住打开尘封的记忆,再次随着作者从马孔多开始这段痛苦却又奇特的旅程。

这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一个家族最辉煌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一个家族最落魄的时候,可以最终这个家族没能逃过作者的神来笔,永永远远的消失在了大陆上。

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是一个如神祗的女子,她长相很美,及其单纯,所有碰到她的男人都难逃一死,命运很善待这个姑娘,可是又早早的,玩笑般的安排了她的死亡——被白色的床单牵引,飘向了天空,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个人物的空灵,她不谙世事,简直是一个天使,我想作者可能想表达的是一个尽善尽美,及所有美好于一身的女子,是有资格受命运善待的。

百年孤独这个名字也有一定的意义,从翻开书的那一刻,每个人的一生无论过程是否辉煌,结局都是孤独的,而这个家族的结局可想而知,永远消失在了大陆上,正如文中的那个神秘的羊皮卷所预言的那样。

这本书其实最难记的不是人物关系,而是人名,这个家族取名字,往往会用上一辈的名字,最有意思的是取什么名字,就意昧着性格也是相似的,而对他们而言取相同的名字似乎是他们对祖先的怀念及敬意。

百年孤独读的时候心里总是觉得沉甸甸的,书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可是面对孤独,每个人的方法又是不一样的,有人选择与之对抗,有人选择逆来顺受,还有人坚定自己的心不管那跌踵而至的孤独,于是每个人的反应最终造成了这个家族最后的结局。

而作者想让我们思考的大概就是我们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孤独吧。

我们应该正视孤独,即使奥雷连诺有着辉煌的战绩,可还是不可避免的在老年时期过着孤苦伶仃的日子,直至终老,所以孤独虽然有的时候是无法承受的,但我们还是不应该把孤独当做坏事,不像奥雷连诺痛苦的度过那段孤寂的时光,我们更应该庆幸原来人生一遭,给予我们的不只是虚无的繁华,还有令人享受的孤独,与孤独中体验人生另一种惊艳的打开方式。

当我们处于孤独的时候,不应该像这个家族的人一样,作者笔下的这一家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孤独我们不能妥协,即使可能被打败,我们也要发扬“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精神,在孤独的巨大的大山下,坦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更要在这种环境下学会思考,即使是一个人也要活出自己的风采,而不是像书中有着同样名字,就决定着相同性格的思想一样,活出别人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而注定不是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孤独的时候,我们或许会伤心,会难受,会崩溃,因为人是群居的动物,我们本能的不希望孤独,所以当我们面对孤独的时候,伤心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笑看人生总不会有错,令我印象极深的还有一幕,是一个女人一个人,在一个大房子里坐在椅子上,一直到死,大概是等死,后来她就真的以这样的方式死了,不禁唏嘘,为何一定要以这种姿态面对自己的生命,孤独是可怕的,可是更可怕的是我们面对孤独时所采取的方式,正因为孤独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大多数人无法处理的,所以马尔克斯平淡的阐述了这个故事,以这种方式告诫我们不应该怎么做,同时也以这种方式告诉了我们面对孤独的正确方式。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7

《百年孤独》是一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讲述的是一个庞大的百年家族,由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创建,由最后一代长着猪尾巴的婴儿奥雷里亚诺被蚂蚁啃食而结束。随着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破译出了羊皮卷,整个马孔多被飓风卷走,再也没有人记得家族的兴衰历史。

该书最大的标签是“魔幻现实主义”,即指对现实的诗化和否定,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将魔幻当做现实来写,在叙述中插入神话传说或是不可思议的现象。这种写法的好处在于,剧情诡谲离奇,变幻有趣,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极佳,仿佛脱离现实进入了一个魔幻的世界。若是真的读进去了,对汉语为母语的读者会发现,除了人名之外,并无所谓晦涩艰深的情节。作者用一些魔幻的现象来反映和隐喻历史和当下的现实,比如传染全村的“失眠症”象征着拉美人民对于历史的遗忘,持续四年之久的大暴雨象征着革命结束后国家的满目疮痍等。

在叙述方面,作者并不是像编年史、流水账一样记载这百年来每一年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而是“把家族某个人生命的某一段像切片一样剔出来,顺带牵连其他人的血肉。使得长达百年的时间主线,被一个个家族成员的生老病死切割,又错落着重叠在一起,叠成厚薄不均的一百年。”

孤独是书名,也是该书的主题。纵使名字重复,布恩迪亚家族并不团结,每个人都是自我封闭的,甚至从一出生开始就带上了孤独的特质,经历一个个孤独的时刻,比如何塞阿尔卡蒂奥被绑在树下风吹雨打直至死亡;乌尔苏拉为家族忙碌奔波一生最终眼瞎也无人知晓;奥雷里亚诺晚年才发觉战争的动机不是自由而是自尊,在小金鱼的重复熔铸中终其一生;阿玛兰妲经历两次深刻爱情却终生不嫁,在悔恨中死去;费尔南达为家族名誉努力奋斗,不为任何人理解和尊重,昔日貌美的“女王”郁郁而终;第六代奥雷里丧妻丧子又只身面对家族百年历史。

文学是人学,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从布恩迪亚家族中我们也能看到自己的缩影,我们接受父母的教导,好好学习,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结婚生子,最后也教导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未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复刻和循环。生命历程中,我们也会越发感受到孤独,我们不断向前奔波,所秉承的情感却不为任何人感同身受,最亲的人也会渐行渐远最终离我们而去。友谊和爱情只不过是对孤独的暂时消解剂,孤独才是常态,我们能做到的只是用过往的回忆和未来的期许与孤独和解。

该书讲述的不仅是个体的孤独,也是群体(拉丁美洲)的孤独。小小的马孔多是拉丁美洲的缩影,拉丁美洲经历的文明发源、殖民入侵、资本入侵(联合果品公司)和内战屠杀,与书中马孔多的故事也有所对应。迷信,愚昧,落后一直是拉美大陆融入民族血液的劣根性,阻碍国家的进步,造就了其“孤独”的特质。加斯通试图融入马孔多,却越发觉得无聊和格格不入,最后不带一丝眷恋离开,这代表着外来文明和拉美文明交互作用的失败,即使是现代文明也无法拯救落后文明。而拉美人民对此不仅不自知,而且在逐渐遗忘这片土地的历史——遗忘,则是更大的孤独。

作者在结尾说“羊皮卷上的一切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表达的其实是对拉美人民最后的期许,试图用文字唤醒拉美人民,并给全人类提供警示。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8

因为书中无可抗拒的悲剧结局,我躺下后翻来覆去睡不着。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兴衰的历史,每个人无可排解的焦灼与孤独,冥冥中无可抗拒的宿命都让我无法入眠。这是一部拉美历史的兴衰史,伴随着城镇的建立,科技的发展,殖民者的入侵,自然灾害的肆虐,原著民的反抗、挣扎、屈从乃至安于命运的安排。整部书充溢着灵异鬼魅的色彩、异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情调。文字富有写实性,生动逼真的再现生活的同时,又不乏诗意、幽默与浪漫,许多段落读下来津津有味,忍俊不已。

今天整本书大概又过了一下,整理了一下布恩迪亚家族七代百年的谱系,对书中的情节愈发的明晰起来。这本书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拉美文学的书籍。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起点。该书是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同时,该书也是中国第一次获得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中国文版授权,据说是天价。20___年6月第一版。我很庆幸选在这个时候来读这本书。我记得以前也经常看到这本书的中文版,但是只知其名,不曾深入。原来以前的都是盗版啊。如果十年前读这本书,我未必能理解其中的精髓。我现在读一部作品,更喜欢作品中体现人性,揭示人性的东西。我相信,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人性的东西总是最基本的最恒远的。加西亚___马尔克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人性置于广阔的时代变迁之中,举重若轻地把拉美的历史通过一个孤独的家族历史体现了出来,并警示世人,拉美将走向何方?

人们习惯于把《百年孤独》看作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而我更赞同马尔克斯自己所说的:“我写的都是现实。”我相信超自然自量的存在。而在越是落后的地区,灵魂与鬼神都是与人类同在的。譬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我想极少人不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所以灵异的事件总是频频出现,你把它看做是迷信也罢,只是人的意识也好,它就是存在着,在现实中,或者在脑海里,反正总有一个所在。你可以把它看做魔幻,也可以把它当做现实。

这本书的译者是范晔,是我们的同龄人,70后。他的中国文学的功底也是相当好的,语言华美、幽默、又满是无可奈何的忧伤。我真以为自己在读中文原著呢。一个翻译者能够让读者有废寝忘食读下去的冲动,就已经是成功的了吧。哎,跟人家比起来,我们真是惭愧。人家年纪轻轻,翻译起来竟是大家手笔,我辈读此书,竟然还有不认识的汉字,惭愧惭愧啊。唯一困惑的是,根据网友的介绍,好象别的版本里出现的猪尾巴是个女婴,范晔的译本里却是个男婴,真想赶紧找到其它的版本看看,或者如果自己懂西班牙文,找来原文看看也好。

不知道是不是阅历增加了,我读此书,倒是没有太多时光错乱或者身在魔幻或者异国的感觉。相反,我倒觉得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历史跟中国的历史有相近之处,难道是书中有东方的元素?还是因为同样曾经遭遇外敌的入侵?或者是经历了从落后到文明的苦难过程?包括书中人物的命运我在今日的农村依然可见。

这样一部作者倾其心血写了一年多的巨著,当然不是我三天就可以领略其精髓的。这也是我读书的习惯。对于喜爱的书,第一遍往往是要焚膏继晷通读,了解故事梗概,知道其结局,方可安心;第二遍则是理清人物脉络,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之后则不知道是不再读或者是若干遍地咀嚼,取决于对作品的喜爱程度及作品对我的影响。

又是凌晨了,明天继续“孤独之旅”。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9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梅尔基亚德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这是诺贝尔的颁奖词。他们说,这是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我在一口气看完之后,却忽然想到了《红楼梦》,对于《红楼梦》,人们褒贬不一。对于《百年孤独》,我也一直坚信这种说法,你也许能看到人性、爱情、亲情,也会看到战争、迷信、神幻,我只能说,这个由马尔克斯创造出来的世界足够现实,也足够真实,真实得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也许,这就是一本巨著的力量吧。

如今的文学,不知怎么,没有了华丽的文字,没有故作姿态的情节,每一个字似乎是越来越普通,但当它们相遇的时候,又会产生一种无法言喻的舒适感。我不管这是否是现代文学的一种趋势,还是一种手段,我终究还是欣喜这种变化的,如同读完《百年孤独》时的那种充实感一样,就像经历了别人的整个人生,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故事,可就是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故事,堆积了整个人生,甚至是一个家族的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我在想,当初他在写《百年孤独》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会得诺贝尔,有没有想过自己跨越了几乎一个世纪,甚至在获诺贝尔的前一年,他还在写一部凶杀案的小说,甚至在2年,他还在写具有现代气息的文章。

他是幸运的,看看他上世纪早期的作品吧:《枯枝败叶》,再看看他年的作品吧:《我不是来演讲的》,只是看着这两个书名,就能感受到两个世纪文化的冲撞。我个人是很羡慕能够跨越世纪的人,也许我跨过,不过那时的我两三岁,没有激动,没有欣喜,不知道昨天和明天竟然就是两个世界,没有像8后那样做一些纪念百年的事情。

而马尔克斯不同,他带着自己的记忆、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成熟,在另一个世纪继续写作着。现今,我拥有了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思想,却只能看着那年份上个位数的变化,不知那百位上的数字何时会变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见到那新的一天。

也许我不会见到,但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登上那高高的山顶,看着昨天的月亮和明天的太阳,就这么垂垂老去。

我愿意去相信这偌大的天地间有一个世界平行于我们,我也愿意去相信这个世界属于那个百年孤独的家族。他们在我们不知道的空间里生存了一年又一年,一个百年又一个百年,如同当初他们诞生那样,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消失不见

。也许这就是《百年孤独》的魔力,他们太过真实,又太过虚幻,好似有时我们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们,只不过他们消失地快了些,我们消失地更慢了些。

22离我们似乎又更近了,他就在我们的眼前,比起玛雅“22”我更愿意相信中国科学家的预言。忘了那数字,只记得那单位是亿年,现在想来的确是很远,若当真到了那一年,有人如同现在一样,告诉他们,世界末日就要到了,我只是好奇,那时的人们是否会相信。

也许,那个时候,会有第二颗“地球”,比现在人们的担惊受怕要好得多了。

这一切一切的天马行空,说到底还是《百年孤独》给我们的难题,也许,活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10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总算把《百年孤独》第二遍结束了。虽说是第二遍,但仍觉得艰涩难懂。看完了全本,心里异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几分。放佛他们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坚持到底。

《百年孤独》,作为马尔克斯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名作,它无异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精彩小说。不少人分析这部作品,说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等等。我没有足够的知识供我写下如此深刻的评论。因此只能作为读者,去讲述这部小说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两位迥然不同的女性——乌拉尔苏和她的小女儿阿玛兰塔。

“乌尔苏拉象丈夫一样勤劳。她是一个严肃、活跃和矮小的女人,意志坚强,大概一辈子都没唱过歌,每天从黎明到深夜,四处都有她的踪影,到处都能听到她那浆过的荷兰亚麻布裙子轻微的沙沙声。”比起那个无比经典的开头,我想这句话要显得平凡的多,因此通常不被人所注意——这是这本书中出现的第一句正面描述乌尔苏拉的话语。正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乌尔苏拉这样一位看似平凡的女人,她的勤劳和坚强是她身上最为耀眼的闪光点。她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无论是她的丈夫为怪异的学术痴狂之时,亦或是发现她的子孙陷入了怪诞的命运之中,她都不懈地与命运抗争着。试图让困境得以扭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丝联系,统一起分散的力量。尽管最后这种尝试仍以失败告终,而她的晚年也在由眼疾带来的模糊黑暗和过于长久的岁月所致的逐渐衍生的的孤独感中度过。但她的热情坚强,在一堆性格孤僻怪异的族人中显得尤为珍贵难得。而由她所操持的,几代人同堂而居的生活,也一度是《百年孤独》中最为幸福美好的场景。

阿玛兰塔·布恩迪亚,乌尔苏拉的小女儿,这位面容娇俏的少女爱上了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嫉妒使她不惜一切一再破坏表亲丽贝卡与他的婚姻,直到无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贤淑的蕾梅黛丝。强烈的悔意与仇恨交织,扭曲了她的心理。她与皮埃特罗交往,但却又拒绝与他结婚,使得皮埃特罗为此自杀。出于悔恨,她故意烧伤一只手,终生用黑色绷带缠起来,决心永不嫁人。但内心的孤独、苦闷让她难以忍受,甚至和刚刚成年的侄儿厮混,即便如此她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她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对布恩迪亚家族来说,孤独是一种通病。或许即使不存在皮埃特罗,阿玛兰塔的结局并不会有多大差别。在不断重复的命运里,皮埃特罗是一个起点,让阿玛兰塔告别了少女的活泼纯真。她一生都在渴望爱情,同时一生都在排斥爱情。在这种矛盾的煎熬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乌尔苏拉和阿玛兰塔的经历,可以说是《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影射——注定与无法摆脱的孤独相伴而老。小说中的魔幻色彩,使得家族的经历被冠以“命运”一说。但实际上许多事物的转变是有迹可寻的:出于人性的贪婪、嫉妒,挑起了战争,引发了死亡;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逐渐变得孤僻而与群体失去联系,因而使得这个家族七代人始终徘徊在这种孤独中度过了漫长的一百年。愿像结尾的预言所说的那样,此后不会再有这样一个家族,要背负百年的孤独。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心得10篇相关文章:

5篇作文初中读后心得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最新《童年》读后感心得体会

《家》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夏洛的网》读后感心得作文5篇

《乡土中国》的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红日》读后感与心得体会6篇

《水浒传》读后感心得

《狼王梦》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夏洛的网》读后感心得感悟优秀作文5篇

2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