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读书心得 >

左宗棠传读书心得

| 佳洁

左宗棠传读书心得篇1

摘要: 我读《左宗棠》一书的原动力来自美国《新闻周刊》在2000年对最近一千年全世界的40位智慧名人的评选结果,40位智慧名人中,中国有三位,分别是毛泽东、成吉思汗、左宗棠。好奇与不解让我走进了《左宗棠》一书,翻开书卷,我看到的是一个善于学习、古为今用,

我读《左宗棠》一书的原动力来自美国《新闻周刊》在2000年对最近一千年全世界的40位智慧名人的评选结果,40位智慧名人中,中国有三位,分别是毛泽东、成吉思汗、左宗棠。好奇与不解让我走进了《左宗棠》一书,翻开书卷,我看到的是一个善于学习、古为今用,推崇近代经世致用之道的勇敢实践者;一个披肝沥胆、鞠躬尽瘁、拥有舍我其谁气概的爱国者;一个为政清廉、私款公用、毕生为民谋福、为国谋强的无私者。掩卷沉思,我敬仰于他 身有半亩,心忧天下 的高远志趣、钦佩于他 大公无私、法大于情 的价值原则。但作为一名普通的财政工作者的我,最感触的还是他坐言起行、剑及履及的实干精神。关于如何做一名实干的财政人,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实干需要务实的学习态度

歌德说过: 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左宗棠之所以能最后成功,就是因为他认为: 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同时,他也看到了学问必须以有益身心为目标。他这种时不我待、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可见他对学习的重视。在现在财政改革方兴未艾、财政管理日趋精细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以更务实的学习态度,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实干需要经历生活磨砺

左宗棠认为,他的能力主要得益于湖南底层艰苦生活的磨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其实生活磨砺的主要意义在于可以更接地气,更懂人、懂社会,做事可以更实在。一个没有经历过生活磨砺的人,就不会懂得人间疾苦、不会有心急火燎去解决问题的迫切感。作为年轻财政工作者,更应多去体验基层的苦与难,感受群众的酸甜苦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每一笔资金审核、每一个签报、每一条反馈意见中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更积极、更主动、更快捷的为单位和个人解决问题、搞好服务。

实干需要敢为人先创新精神

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左宗棠身上也有显著表现。在洋务运动中,他独树一帜,坚持独立自主, 能用洋人而不为洋人所用 。他在1866年奏请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家机器造船厂和第一所培养造船、驾驶人才的船政学堂,被公认为中国近代造船业和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始者。他于1877年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家机器毛纺织厂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作为一名财政工作者,我们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也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财政工作的实践中,在创新中找出路,求突破,从不合适宜的旧观念,旧做法,旧体制中解放出来,特别是在目前建立包括政府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财政体制的现代财政制度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针对日常财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拓性地完成工作,为推进财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努力!

左宗棠传读书心得篇2

很是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人物传记,尤其是围剿太平军和回民起义的章回,既是整部传记里的重中之重,也是左宗棠人生从发迹始至辉煌的部分。

纯粹从成王败寇角度来看,左宗棠的气场十足,不是那种横刀跃马取上将之首级似的将才,而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帅才。看了这部外国人写中国人的传记后,对左大将军的一生功名有了大概的认识,原来一直以为那个时代最牛的是曾国藩,其实不是,曾国藩打仗远远不及左宗棠。

看着现今的中国地图上的新疆和版图外的蒙古,难免会想到汉唐,那时“虽远必诛”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真刀真枪。到了羸弱的清末,外强内乱,大清朝在飘摇中残喘,能不被殖民能保存疆土实属不易。

仅就书中讲的联系一下现实,稍稍有感而发。

左宗棠的回民平叛和眼下的新疆暴恐。相信作者在书中提及的西域各族跟汉族长期和平相处很长历史的这个观点,乱,也是在近现代。真希望有个左宗棠式的人物能把这种乱好好治住。

在左宗棠年少读书时,作者有一段对到时中国的教育体制有段简短评述,读了后再对照眼下教育体制,一身冷汗,好像没变过,还是一套需要勤奋不止或费心费力的教学体制。

网友对“左宗棠传记读书心得”评价:很深入的探讨。

左宗棠传读书心得5

读过徐志频的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总是感觉少一些东西。也许是由于作者太过动感情,过分褒奖让传记的严肃性降低了几分,也许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涉及到平定回民动乱的历史过程。而这本左宗棠更加严格,认真的给我呈现了一个左宗棠的形象。

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不拘一格、直言不讳的性格造成了他军事上面的成功。他的视野要比同时代任何人都要开阔,他最早意识到海军、海防的重要性。战场是他的用武之地,可他不是战场的毁灭者,他是和平的建设者,每攻占一城,他都会抚慰民心、重新建设,他尽最大的努力让人们重新回到土地上,开发、建设、和平的生活在土地上,他努力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并将它建设的更好。作为一名将军,他却有识人之能,他总是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并了解他们的才能,让他们的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到最大。同时一直坚守着儒家的教育,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的根植于他的内心。

引用曾国藩对他的评价“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泉亦不能为之继之。君谓之朝端无两,我以为天下第一耳!”

左宗棠具有真正伟大的灵魂。他是一个伟大的将军,一个伟大的管理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在国外知之者甚少,在他自己的国家里也未享有应得的声望。倘若他的同胞能仔细研究他的生平与公祭,就能够获益匪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对国人在悠久历史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它dui古代圣贤怀有敬畏之心,且一直遵循圣贤之道。他为自己的国家呕心沥血,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他怀有坚定的信念,深信国人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找出一条新的出路。

左宗棠不愧为国家之光、民族之光!

左宗棠传读书心得篇3

常言:做人学曾国藩,做官学李鸿章,做事学左宗棠。读完三人传记后,深以为然。

左宗棠出生于湖南湘阴一个秀才家庭,年青时即中举,但就此止步,三次会试落第。但他却有真才实学,常以“今亮”自居,曾自撰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正因为左的才华,才可以举人出身,却赢得了许多高人的慧眼。首先是两江总督陶澍,一付对联引见(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两人结为忘年之交,进而结为儿女亲家,这是左腾达的关键起步。第二个是胡林翼,此人是陶澍女婿,曾国藩至友,后来官至湖北巡抚,这是左腾达的鼎力推手。第三个是林则徐,林路过湖南,专门邀请左相聚,并赠新疆军事、地理、文史等方面的资料。第四个是郭嵩焘,此人为左邻居,在危难时候挺身相助(左得罪于总兵樊燮,郭请潘祖荫上奏咸丰:“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第五人是曾国藩,虽然两人性情不一,屡有交恶(如联:“季子敢言高,任不在朝,隐不在山,与吾意见常相左!”“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君经济有何曾?”,但曾出以公心,对左尤有提携之恩。

左军功无数,在战太平天国、灭捻军之乱、平回民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旷世奇功在于收复新疆。19世纪中叶,英、俄两国争夺中亚,威胁我国西部边陲。1865年,阿古柏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率兵侵入我国新疆南部地区。1871年,俄国乘机出兵佔领伊犁地区。左力排李鸿章等人异议(“海防”与“塞防”之争),抬棺西征,进驻肃州(今甘肃酒泉),步步为营,稳打稳所,先平回民,再灭阿古柏,再逐沙俄,为中国保住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故梁启超说左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曾国藩说左是”当今天下第一”。

左宗棠传读书心得篇4

1、作者作为一个美国军人,在1930年代能对中国有如此深厚的理解,对左宗棠年谱等资料的钻研如此细致,字里行间展现出对中国的友好和尊重,都足以让现代中国人汗颜。

2、通过本文作者的叙述,左宗棠的形象跃然纸上。“中国数百年间最出色的将军”,从另一名军人口中说出,无疑是对左宗棠最好的诠释。从战胜太平军,到平定____、收复新疆,作战同时注重生产、恢复,作为一名将军,左宗棠的一生无可挑剔。

3、本人祖籍湖南,在兰州(回汉聚居区)长大,祖辈曾居河州(临夏)。回民与现代社会的格格不入,身边人都有所感触;回民叛乱屠杀汉人的所作所为,家中老人亦曾亲身经历。左宗棠平定____,对陕甘地区的汉人,可谓是救命之恩;对回民的招抚政策,只是将残余回民百姓迁移出汉民聚居区,并未将其赶尽杀绝,也可谓宽松。处于现在的年代,出于宣传的需要,左宗棠的事迹无法得到公开的宣传和褒奖。借助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

左宗棠传读书心得篇5

很是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人物传记,尤其是围剿太平军和回民起义的章回,既是整部传记里的重中之重,也是左宗棠人生从发迹始至辉煌的部分。

纯粹从成王败寇角度来看,左宗棠的气场十足,不是那种横刀跃马取上将之首级似的将才,而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帅才。看了这部外国人写中国人的传记后,对左大将军的一生功名有了大概的认识,原来一直以为那个时代最牛的是曾国藩,其实不是,曾国藩打仗远远不及左宗棠。

看着现今的中国地图上的'新疆和版图外的蒙古,难免会想到汉唐,那时“虽远必诛”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真刀真枪。到了羸弱的清末,外强内乱,大清朝在飘摇中残喘,能不被殖民能保存疆土实属不易。

仅就书中讲的联系一下现实,稍稍有感而发。

左宗棠的回民平叛和眼下的新疆暴恐。相信作者在书中提及的西域各族跟汉族长期和平相处很长历史的这个观点,乱,也是在近现代。真希望有个左宗棠式的人物能把这种乱好好治住。

在左宗棠年少读书时,作者有一段对到时中国的教育体制有段简短评述,读了后再对照眼下教育体制,一身冷汗,好像没变过,还是一套需要勤奋不止或费心费力的教学体制。

网友对“左宗棠传记读书心得”评价:很深入的探讨。

5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