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得道文库 > 热点文章 >

大暑节气养生原则要点(精选)

| 艺洁

大暑节气养生原则要点 

1、巧用芳香植物 消暑化湿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要化解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讲究饮食卫生,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

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因为新鲜藿香叶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浊、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舒肝泻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专家也提醒,夏季以湿热为主,服用藿香鲜叶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为例,煮的时间长了其芳香之气会消失,就起不到原有效果了,因此最好在粥、汤煲好前的几分钟才放入。

2、趁暑化湿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不过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来治疗,还得依个人体质。”专家说,暑天阳气旺盛,治病就是通过艾灸等方式利用补充阳气来达到疗养效果,通常情况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阳虚症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这个时节治病,若是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3、多饮暖水益消暑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所以,炎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4、药食同粥补气清暑

大暑气候炎热,可以用粥来滋补身体。李时珍认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

药粥则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5、消暑切莫动“肝火”

另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

专家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6、“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时节东莞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热,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热,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此外,专家还强调,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跑、器械运动等。

大暑节气养生原则包括哪些

大暑养生原则一:夏日多养“心”

在大暑的时候天气炎热,很多人就是会感觉到头晕、失眠,这和心脏的健康状况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夏季的时候心阳是最为旺盛的,在情绪也是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也随之降低,人们正常的起居稍有不合理,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在“大暑”之季要做好自我调节。

大暑养生原则二:补充维生素

我们在大暑的时候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新鲜水果,这样可以很好的补充身体水分和无机盐,尤其是要特别注意补充钾元素,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苦瓜、桃、乌梅、草莓、黄瓜、绿豆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大暑养生原则三:午休莫贪凉

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需要很好的注意养生保健,在这个时候身体因为天气的原因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状况,在这个时候血液流通速度比较快,新陈代谢加快,所以在这个时候养生要注意一些原则由于“大暑”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我们午休的时候也是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我们在睡觉的时候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这样可以防着受风而生病。

大暑养生的原则

大暑养生原则之一、夏日多养“心”

到了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就是会感觉到头晕、失眠,这其实是与心脏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关系的。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情绪在夏季有很大的波动,机体的免疫功能也随之降低,人们正常的起居稍有不合理,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在“大暑”之季要做好自我调节。

大暑养生原则之二、补充维生素

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新鲜果蔬;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苦瓜、桃、乌梅、草莓、黄瓜、绿豆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大暑养生原则之三、午休莫贪凉

由于“立夏”时天亮得早,夏季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所以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我们要增加午休。午睡时间是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我们在睡觉时不要贪凉,要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大暑节气饮食养生有五大原则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

为顺利度暑,各地亦有不少风俗,如浙江台州沿海的人们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因此在暑湿时节食用姜汁调蛋很补人。山东南部地区有“喝暑羊”的习俗,即调配着辣椒油、醋和蒜的羊肉汤。喝罢全身大汗淋漓,既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又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针对大暑酷热与湿重的特点,此时节养生的重点在于化气生津以消暑热、化湿除烦缓解憋闷感。

化气生津。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正是酷热盛行之时。炎热天气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此时十分需要适时地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以改善症状。

化湿除烦。大暑时节气温高、湿气大,多出现闷热桑拿天。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阻遏气机。胸中气机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烦满,此时可以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艾叶等微微水煎,并用它来泡澡。这些都是气味芳香的植物,不仅可以醒神除烦,还可祛湿解表(过敏体质的人慎用)。

大暑节气如何养生

1、巧用芳香植物 消暑化湿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要化解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讲究饮食卫生,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

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因为新鲜藿香叶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浊、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舒肝泻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专家也提醒,夏季以湿热为主,服用藿香鲜叶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为例,煮的时间长了其芳香之气会消失,就起不到原有效果了,因此最好在粥、汤煲好前的几分钟才放入。

2、趁暑化湿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不过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来治疗,还得依个人体质。”专家说,暑天阳气旺盛,治病就是通过艾灸等方式利用补充阳气来达到疗养效果,通常情况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阳虚症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这个时节治病,若是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3、多饮暖水益消暑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所以,炎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67436